13888147524
15887873230

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日期:2023-04-13]   来源:云南技能考试网  作者:云南技能考试网   阅读:4493次

一、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根据《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社区社会工作服务指南》《〈社区社会工作服务指南〉解读》,结合我国社区服务政策要求及社区服务实践成果,当前城市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统筹社区照顾

统筹社区照顾是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的主要工作,这主要是基于当前的社区现实,即社区中的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等特殊群体,以及低收入家庭、特殊计生困难家庭和其他特殊家庭等是社区服务的重点对象,社区照顾的需求尤为强烈。随着我国经济进人新常态,社会快速转型,特殊困难群体及家庭的社区照顾压力更为凸显,满足社区特殊困难群体及家庭的需求,成为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的重中之重。因此,在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的内容上,应以统筹社区照顾为重点,着力推进社区社会救助人员服务、社区老年人服务、社区儿童服务、社区妇女服务、社区残疾人服务、社区矫正对象服务、社区困难居民和其他特殊群体服务,以及社区居民医疗健康服务、家庭暴力救助服务等,并协

助社会服务机构开展专业特色鲜明的社会工作服务,合力回应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共同解决社区问题,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1.社区社会救助人员服务

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导等专业服务,解决社会救助对象因心理行为偏差引发的个体和社会问题。社区社会工作者在遵循助人自助价值理念的基础上,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等多种专业方法,以服务社区内因个人原因、自然原因或社会原因造成生活难以维系的群体为重点,以物质资金帮扶与心理社会支持相结合、基本救助服务与专业化个性化服务相补充的服务为原则。结合社区不同救助群体的特点,协助服务对象舒缓心理压力、提升发展能力、增强社会功能、建立支持网络、改善生活境况。

2.社区老年人服务

为老年人特别是留守、空巢、失独、病残、失能、高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精神慰藉、情绪疏导、危机干预、关系调适及社会参与等服务。社区社会工作者要结合社区及社区老年人的特点,开展有特色的、符合老年人需要的基本服务和个性化服务。要以营造敬老、爱老的社区氛围为方向,以服务留守、空巢、失独、病残、失能、高龄等老年人群体为重点,以生活照顾、精神慰藉等服务为基础,遵循独立、参与、照顾、自我实现的原则,解决老年人面临的危机和问题,促进老年人角色转换和社会参与,增强其社会支持网络,提升其晚年的生活和生命质量。

3.社区儿童服务

为儿童、青少年,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和其他困境儿童、青少年提供生活照料、救助保护、学业辅导、情感关怀、成长支持等服务。社区社会工作者要充分了解社区儿童的需要,结合本社区的实际开展符合儿童成长和发展的服务。要以城市和农村的困境儿童为重点对象,以照顾、保护和发展为基本原则,以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为基础,遵循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方法。首先应为有需要的儿童提供生活照料、救助保护,保证在基本生活照顾的基础上,开展学业辅导、情感关怀、成长支持等服务,以保护儿童利益,促进儿童发展。4.社区妇女服务

为城市妇女提供安全教育、技能培训、能力提升、关系调适等服务。社区社会工作者在开展社区妇女服务时,要充分了解妇女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以社会性别视角为指导,以性别平等为原则,以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为依据,在结合本土妇女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从妇女的需要出发,为其提供物质帮助、给予心理支持,进行人身、财产等安全教育,开展生计技能培训,促进妇女能力提升,与社区居民委员会合作,开展妇女夫妻关系与家庭关系等调适服务,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5.社区残疾人服务

为残疾人提供生计帮扶、家庭支持、社区康复和社会融入等服务。社区社会工作者要将社区残疾人服务纳入社区建设的总体规划要求,使之融为一体、同步发展、共建共享。社区社会工作者要以社区为依托,积极链接资源,促进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的关爱。社区社会工作者要与社区居民委员会形成良好的关系,逐步建立以社区居民委员会为核心,以社区残疾人组织为纽带,以社区服务机构为基础,以社区残疾人健康服务为具体内容的社区残疾人服务机制,促进残疾人的就业和社会参与。社区社会工作者应结合社区情况,为残疾人提供生计帮扶、家庭支持、社区康复、文化活动和社会融入等具体服务,并积极倡导建设社区无障碍环境,保障社区残疾人合法权益。

6.家庭暴力救助服务

及时报告家庭暴力或疑似家庭暴力案件,为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紧急救助、临时庇护、情绪疏导、资源链接和社会支持等服务。社区社会工作者要发挥主动作用,在社区家庭暴力救助服务中,以优先保护为原则,以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为重点,以紧急救助和专业化帮扶相结合为基础。社区社会工作者应及时发现家庭暴力,联合居民委员会、妇联组织、民政部门和公安机关等,及时受理求助,提供紧急救助和临时庇护服务,按需进行情绪疏导,并根据实际情况链接资源,协调人民法院、司法行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健康部门、社会救助经办机构、医院和社会组织,为符合条件的受害人提供司法救助法律援助、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就业援助、医疗救助、心理康复等转介服务,保护受害者的人身安全。

7.社区居民健康服务

协助做好社区居民健康管理以及医院转介患者的社区治疗与康复服务。社区社会工作者要充分认识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结合本社区基本情况,发展以居民需要为导向的社区健康服务。坚持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的原则,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和贫困居民等为重点的服务群体,以主动服务为主,开展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以及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与医院等医疗机构紧密合作,建立患者从医院到社区的转介、治疗和康复服务体系。

8.社区困难居民服务

为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丧葬事宜等需要帮助的社区居民提供生活照料、情绪疏导、哀伤辅导、危机干预、资源链接等服务。社区社会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开展社区困难居民服务的重要意义,坚持以救急救难为方向,以个人和家庭为对象,以保障居民基本生活为目标。与社区居民委员会、各级民政部门、教育部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等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参加慈善项目、发动社会募捐、提供专业服务和志愿服务等形式,一方面协助相关部门为符合条件的社区困难居民发放临时救助金,发放衣物、食品等实物另一方面根据情况提供情绪疏导、哀伤辅导、危机干预、能力提升、资源链接或转介服务。

(二)扩大社区参与

1.参与社区需求调查与社区服务项目

协助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开展社区需求调查,参与策划、执行、评估社区服务项目与活动。社区社会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社区参与对社区服务的重要作用,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以社区分工协调、合力服务为方向,以推动居民自助、互助服务为目标,以社区全体居民为服务对象,发挥专业优势,针对社区居民开展需求调查,在认真分析需求的基础上,积极参与社区服务项目和活动的策划、执行和评估。

2.促进社区协商

协助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动员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协商。社区社会工作者要充分认识社区协商对社区居民的重要意义,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以有事多协商、遇事多协商、做事多协商为方向,以维护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为原则,以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为目标,协助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自治组织,拓宽协商范围和渠道,丰富协商内容和形式。在此基础上,积极运用多种方法动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协商,运用专业知识帮助社区居民掌握并有效运用协商方法。

3.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水平

培养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意愿、提升参与能力、拓展参与空间、建立参与机制。社区社会工作者要认识到居民参与水平对社区建设和治理的重要性,结合社区居民的实际情况,以居民社区参与水平的提高为方向,以居民的主观参与意愿为基础,提升居民的参与动力。社区社会工作者一方面要提升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关注度,培养社区居民的参与意愿,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提升社区居民的参与能力另一方面要与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自治组织一起,拓展参与空间,在社区形成良好的参与机制。

4.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区骨干

协助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区骨干,提供咨询、培训、能力建设等服务。社区社会工作者要充分掌握社区社会组织的状况,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发掘社区骨干为基础,以培育社区社会组织为抓手,以服务社区居民为目标。一方面要积极引导现有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另一方面要根据需求强化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力度。发掘社区党员、能人等社区骨干力量,重点培育社会事务类社区社会组织,优化发展文体活动类社会组织,鼓励发展居民自治类社区社会组织,规范发展志愿公益类社区社会组织,促进形成各类社区社会组织的全面发展。

5.组织社区志愿服务项目

组织策划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协助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开展社区志愿者动员、招募、培训、使用、登记注册、服务记录与证明等工作。社区社会工作者要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作用,结合本社区的实际,以自愿参与、服务社区为方向,以社区老年人、残疾人、儿童、青少年等为重点群体,以社区志愿服务组织为依托,重点开展为老服务、文体活动、心理疏导、医疗保健、法律援助、公共安全、环境卫生、社区文化等服务项目。积极培育社区志愿者队伍和组织,整合社区志愿者资源,倡导社区志愿服务精神,通过组织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形成社区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

(三)促进社区融合1.社区社会组织共建服务

协助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立本社区与相关政府部门、社会组织、驻社区单位、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等单位之间的良好协作关系。社区社会工作者一是要充分利用现有社区组织自治、资源等优势,通过搭建各类平台,以提供居民所需服务、解决社区问题、参与社区治理为重点,发挥其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参与作用,实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联合的社区组织参与社区建设,增进社区组织与社区居民、社区工作的良好关系二是要引导社区组织树立“社区建设你我有责”的共建意识,社区组织参与社区事情的讨论、协商,为社区建设提供人力、物力、财力及治理资源,增强社区参与意识三是要立足社区实际,以服务社区和社区发展为目的,协助培育、孵化创新型的社区组织,提升社区建设质量四是要关注社区组织的困境,以多种形式帮助社区组织排忧解困,促进社区组织良性发展。

2.社区居民自助与互助服务

参与建立社区居民的互助团体和支持网络,组织社区居民互助和自助,推动形成理性平和、宽容接纳、诚信友爱、平等尊重的居民关系。社区社会工作者要充分发挥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结合本社区的实际开展有特色、符合群众需求的自助和互助服务,要以服务社区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为重点,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邻里互助、自助为基础,以促进社区居民之间互相联系、相互帮助、坦诚相待、和睦相处。要引导居民树立“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意识,人人关心社区建设、人人参与社区建设,本社区的事情要共同协商、集体决策,增强居民自治意识。社区社会工作者要集思广益,多听居民的心声,了解居民的困难,通过多种形式的服务帮助居民排忧解难,维护好社区居民的利益。

3.外来人口社区融入与发展服务

帮助外来人口适应社区环境,促进户籍居民接纳外来人口,增进社区团结。社区工作要促进流动人口自身能力建设,提高流动人口维护权益的能力和社区生活的适应能力增进流动人口与当地居民交往,促进群体融合和社会认同强化社区的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创新社区管理方式,拓展外来人口参与社区建设渠道,丰富其社区生活,培育社区成员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能力,推动和谐社区建设和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健康发展;运用社区教育方法提供服务性的工作,向外来务工人员传递尊重、平等的理念,与外来务工人员自身发展结合起来,使他们更乐于接受社区教育,更愿意参与社区活动,逐渐地融入社区生活,并对社区产生良好的归属感。

4.新社区安置居民服务

帮助拆迁安置、棚户区改造、政策移民、灾后重建等新建社区内的社区居民适应新环境,建立支持性社区关系网络。新社区安置居民服务的重点是安置居民进入新居住地,实现其对新居住地从不熟悉、不习惯、不认同到熟悉、习惯、认同的转变。具体包括规范的融入,即社区通过制定整合规范、将规范内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让新居民认同并遵守新社区的行为标准社区关系的融入,即促进居民融入被安置的社区,与原居民熟悉交流、和谐相处文化融入,即帮助安置居民了解新社区的文化,建立起社区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和信仰,实现社区文化的整合。

5.社区矛盾化解服务

参与社区居民矛盾调解,预防、化解社区矛盾。社区工作者参与化解社会矛盾,主要是矛盾预防和矛盾初期的干预服务,重点是强化社区自我调节和解决问题的机制,促进社区、家庭、个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服务的功能。

(四)推动社区发展

1.协助制订实施社区发展规划

协助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发动社区居民参与制订、实施社区发展规划。社区社会工作者根据社区居民需求,综合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方法,为社区居民开展小组活动,引导社区居民主动参与社区发展规划的工作,共同畅想美好未来,引导和培养居民主动参与社区公共生活和社区事务,加强社区居民能力建设,增强社区发展能力,建立健全社区支持网络。这可以为组织社区居民实现自助、互助和社区自治,形成理性平和、宽容接纳、诚信友爱、平等尊重的居民关系,增强社区凝聚力、归属感和人文关怀,促进社区文明、和谐与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

2.培育社区归属感与认同感

培育社区共同体精神,开展社区居民文化素质与家庭美德、公民道德教育,形成社区居民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及生活态度和行为规范引导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社区建设,建立健全社区支持网络,加强社区居民能力建设,增强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社区社会工作者要充分发挥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结合社区实际情况,以开展有特色的符合群众需求的活动和项目为切入点,服务社区居民,通过引领社区居民打造“人、文、产、地、景”,增强社区成员对社区事业的关心和介入,帮助他们找到最关键的问题,培养自助能力,并通过共同的工作计划或项目推动社区发展。积极引导居民树立起“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思想意识,参与社区的整体建设活动,并不断建设社区居民的联系纽带,营造出人人关心社区、人人爱护社区、人人建设社区的睦邻友好氛围。通过社区居民之间共同协商、集体决策、集思广益,增强居民的自治意识。社区工作者要立足社区,倾听交流,了解社区实际,发掘社区资源,积极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形式,搭建起社区居民互动平台,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维护好社区居民的利益。

3.开展通用性培训

开展社区通用性培训,举办面向社区居民的文化、教育和科普等活动,提高社区居民文化素养协助举办农技推广培训等农业社会化服务活动,增强农村社区居民致富能力。

4.完善城乡基础社区布局规划

协助完善城乡社区基础设施布局、选址和建设方案,广泛吸纳各方意见,合理利用社区公共空间。

(五)参与社区矫正

社区社会工作者在参与社区矫正方面的工作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疏导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疏导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情绪,纠正思想行为偏差,促进社区生活融入,恢复和发展社区服刑人员的社会功能。

(2)修复家庭和社区关系。修复社区服刑人员与家庭和社区的关系,重建社会支持网络。

(3)促进社区服刑人员就业。协助符合条件的社区服刑人员申请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服务。

(4)社区服刑人员教育。协调并督促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法定监护人,帮助其接受义务教育,鼓励有就学意愿的社区服刑人员接受社区教育。

(5)配合司法行政机关对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罪犯进行社区影响调查、家庭和社会关系评估等工作。

(6)帮扶生活困难的社区服刑人员。协助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帮助生活困难、符合条件的社区服刑人员及其家庭依法获得相关社会救助政策资源,链接社会资源对其进行帮扶救助。

(六)参与社区戒毒与康复和其他服务

(1)协助社区禁毒工作机构组织开展毒品预防教育,特别是为处于失学、失业、失管状态的青少年提供就业帮助、心理咨询和毒品预防教育等服务。

(2)为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提供心理辅导、行为矫正、社会支持等服务,巩固戒毒康复效果。

(3)为社区戒毒康复人员链接就业资源,协助其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指导。

(4)协助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帮助生活困难、符合条件的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及其家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或依法接受其他社会救助,链接社会资源对其进行帮扶救助。

(5)提供其他服务,协助在社区居民健康教育、社区群众文化、社区环境改善、社区防灾减灾等方面提供专业服务。

 

二、农村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农村工作以及乡村振兴事业。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第二十五条第三款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培育农业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法律服务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加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乡村文化骨干力量。”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鼓励各类人才参与乡村建设的激励机制,搭建社会工作和乡村建设志愿服务平台,支持和引导各类人才通过多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

本部分主要选择近年来我国农村社区社会工作服务开展较多的几个领域,窥一斑而知全豹,梳理当前我国农村社区社会工作的实际发展状况。

(一)农村社区建设

随着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我国农村社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农村基层社会治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农村人口结构加剧变化,部分地区非户籍居民大幅增加,非户籍居民的社会融入问题凸显,部分地区存在村庄空心化现象,农村“三留守”群体持续扩大农村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农村居民服务需求更加多样,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难以适应村民自治机制和法律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等。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对农村社区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农村社区社会工作实务也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中对农村社区建设的要求是∶加快完善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大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向农村社区延伸,大力发展适应农业现代化需要的生产服务,探索建立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全程委托代理机制,完善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机制,切实提升对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的服务能力。从相关政策要求和当前农村社区建设实际来看,社区社会工作者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工作内容有一些与城市社区是相似的,如社会福利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教育、社会治安等,但在许多方面也有自己的特点。

1. 农村社区公益性服务、市场化服务有较快发展

通过广泛动员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社会组织和居民群众参加农村社区志愿服务,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一些地方完善农村社区志愿服务站点布局,搭建社区志愿者、服务对象和服务项目对接平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区志愿互助活动。根据农村社区发展特点和居民需求,分类推进社会工作服务,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引领社区志愿者服务作用。一些地方鼓励企业和供销合作社完善农村社区商业网点和物流布局,引导经营性服务组织在农村社区开展连锁经营,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在农村兴办养老助残、扶贫济困等各类社会事业。

2.农村社区文化认同得到一定强化

不少地方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发展各具特色的农村社区文化,丰富农村居民文化生活,增强农村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通过深入开展和谐社区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树立良好家风,弘扬公序良俗,创新和发展乡贤文化,形成健康向上、开放包容、创新进取的社会风尚。通过健全农村社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整合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服务功能,形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开辟群众文体活动广场,增强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实效。通过发现和培养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等各类文化人才,广泛开展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农村社区文化体育活动,凝聚有利于农村社区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创新活力。

3.农村社区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强化农村居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形成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和良好风气。发动农村居民和社会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社区公共空间、公共设施、公共绿化管护行动。完善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农村供电、供排水、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地名标志、通信网络等公用设施的建设、运行、管护和综合利用机制,提高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能力。分级建立污水、垃圾收集处理网络,健全日常管理维护,促进农村废弃物循环利用,重点解决污水乱排、垃圾乱扔、秸秆随意抛弃和焚烧等脏乱差问题。加快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改善农村社区卫生条件。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和村镇生态文明建设,保持农村社区乡土特色和田园风光。

(二)精准扶贫与农村扶贫开发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全国“两会”、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以及贵州、吉林等地调研等多个场合发表重要讲话,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部署“十三五”脱贫攻坚任务目标时,系统阐述和正式提出“六个精准”(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关于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指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为贫困群众提供心理疏导、精神关爱、关系调适、能力提升等社会服务的新兴力量,在帮助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自我脱贫信心、拓宽致富路径、提升自我脱贫能力等方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近年来,各地在精准扶贫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卓越成效。

1.社会工作参与贫困群众救助帮扶

配合社会救助经办机构对贫困群众开展需求评估,分析致贫原因,制订救助方案,促进救助对象的精准识别和精准管理,推动贫困群众服务需求与扶贫资源精准对接。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心理疏导、社会融入、团体互助、宣传倡导等服务,推动健全物质资金帮扶与心理社会支持相结合、基本救助服务与专业化、个性化服务相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模式。

2.社会工作参与贫困群众脱贫能力建设

配合相关部门、会同相关社会力量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增强脱贫信心和内生动力,促进其发挥潜能、提升技能、互帮互助、积极就业创业,通过增加稳定收入脱贫致富。

3.社会工作促进易地搬迁贫困群众融合适应

帮助因自然条件恶劣需易地搬迁的贫困群众疏导不良情绪,加强关系调适,联系就业资源,发展自助互助组织,重构社会支持网络,促进其更好地融入新的社区生活。

4.社会工作参与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

联合相关部门、会同相关力量开展贫困村留守儿童及家庭的监护随访、调查评估、监护指导等工作,督促指导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承担监护主体责任。以困境儿童为重点,开展成长辅导、法制宣教、临界预防、行为矫正、社交指导、情绪疏导等服务。配合学校和社区做好适龄儿童“控辍保学”工作和成长关爱服务。5.针对其他特殊困难人群开展关爱服务

为贫困地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生活照顾、权益保障、临终关怀等服务。为贫困地区特殊困难妇女提供精神减压、心理支持、亲职辅导、权益维护等服务。对贫困地区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等特殊人群强化心理社会支持,帮助其改善家庭和社区关系,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

(三)农村特殊群体社会服务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原有城乡二元结构被逐渐打破,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迁移。特别是自90年代起,我国人口流动逐渐由分散的个人型流动向家庭型流动转变。但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子女人学问题、传统乡土观念等原因,有许多农村儿童、妇女和老人仍然留在农村生活,形成了农村留守儿童、老人、妇女这三类农村特殊群体。

1.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服务

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农村社会的一大社会问题,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8 月,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97万,0~5周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占总数的21.7%,6~13 周岁的占67.4%,14~16周岁的占10.9%,14周岁以下儿童占比达到89.1%。多数留守儿童的家庭和其他社会支持体系相对较弱,在遇到困难时也很难得到政府等正式支持体系的有效支持,因此留守儿童迫切需要相应的支持和社会服务,以应对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挑战。近年来,很多地方都积极应对留守儿童问题,政府、学校和社会组织等都开展了一些社会服务项目,如学业辅导、心理支持、生活照料、安全教育等,取得了一定成效。从当前实践来看,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主要有:

(1)留守儿童成长服务。着眼于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生活需要,开展学业辅导、心理咨询、人际交往技巧训练、生活技能训练、青春期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方面的服务,提升留守儿童学习、生活适应能力。

(2)留守儿童家庭服务。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照顾者提供培训,增进对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理解,提高教养技巧,增强监护和照顾能力为留守儿童家长提供培训,增进家长与留守儿童的交流沟通,改善亲子关系,加强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支持等。

(3)青少年犯罪预防与行为偏差青少年矫治服务。提供预防留守儿童违法犯罪行为发生的社会服务,及时发现潜在影响因素进行干预。对出现偏差行为的留守儿童提供矫治服务,纠正偏差行为,建立良好学习、生活习惯。

(4)留守儿童社区托管服务。动员农村社区的正式和非正式组织,整合资源开办农村留守儿童社区托管服务,配合学校教育和家庭照顾,为青少年提供良好成长环境。近年来,有的地方政府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等形式,支持社区社会工作者开展留守儿童暑期日间托管服务,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2.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服务

在人口老龄化和社会转型的双重背景下,由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留守老人既面临精神上的窘困,更承受着繁重的农事负担。留守老人面临的问题主要有经济收入低、生活质量差、生活缺少照料、安全隐患多、精神慰藉缺乏等,而目前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十分薄弱,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日益严峻,这不仅影响大量农村家庭的经济生活,也直接影响整个农村经济的改革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近年来,志愿者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以及志愿服务组织、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组织等社会力量积极开展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弥补了政府关爱服务力量与资源的不足,形成了不少接地气、受欢迎的服务方法模式,得到广大老年人的认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广泛开展关爱农村留守老年人志愿服务。鼓励农村基层组织组建志愿者队伍,为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提供场所和其他便利条件,完善志愿服务信息网络,建立健全农村志愿服务体系。引导城市和农村志愿者与志愿服务组织为留守老年人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符合需要的志愿服务。鼓励低龄健康老年人为高龄、失能留守老年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探索建立志愿服务互助循环机制。

(2)探索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发挥社会工作人文关怀、助人自助的专业优势,通过设立社会工作站点、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及时为留守老年人提供心理疏导、情绪疏解、精神慰藉、代际沟通、家庭关系调适、社会融入等服务。

(3)支持社会组织为留守老年人提供关爱服务。落实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加快孵化培育专业化为老社会服务机构,提升其开展农村留守老年人安全防护、生活照料、紧急援助、康复护理等专业服务的能力。鼓励农村经济合作社、农村电商组织等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关爱留守老年人服务。3. 农村留守妇女社会服务

留守妇女问题不仅直接影响着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更关系到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男性劳动力进城务工、寻求发展后,留守妇女承担起本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的家庭责任,在生活中往往面临不少问题,如生产负担重、家庭压力大、精神生活匮乏、幸福指数低、安全隐患大、维权意识弱、能力精力不够、子女疏于教育管理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妇联等社会团体开展了一些服务,如种养业实用技术培训、女性健康教育、妇女互助活动等,取得了一些成效。结合各地实践和农村留守妇女的需求,可以将农村留守妇女社会服务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协助开展保健服务。协助妇联组织和卫生医疗部门积极开展送医送药下乡活动,定期开展义诊、免费健康检查等活动,广泛宣传医疗卫生保健知识,提高留守妇女的健康意识。

(2)心理健康服务。应对留守妇女劳动强度大、心理压力大、孤独感强烈等问题,开展情绪疏导、心理咨询、成立互助小组等方式,促进留守妇女之间的交流,及时化解她们心中的郁闷,减轻她们的精神压力,维护心理健康。

(3)技能训练和创业支持服务。社区工作者联合劳动技能培训部门或相关民间培训组织开展各类培训班、主题讲座活动等,传授实用技术、法律维权、医疗健康、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动员留守妇女参加,提升留守妇女的综合素质。另外,也有一些地方依托“小额担保贷款”项目,畅通融资渠道、支持妇女创业,如因地制宜地发展农副业生产,扶持妇女手工编织业,引导扶持“农家乐”特色休闲旅游农业等。

(4)文化娱乐活动。基层妇女组织和社区社会工作者组织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并将一些国家方针政策、妇女保健、家教、科技、法律法规等知识以娱乐的形式表现出来,既丰富其文化娱乐生活,又能让她们学到知识,同时促进妇女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培养留守妇女的多种兴趣、爱好。

(四)农村灾害社会工作服务

灾害社会工作是以受灾群众、家庭和社区为服务对象,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帮助受灾对象修复受损关系、提升发展能力、增强社会功能、走出生活困境的专业服务,是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灾害社会工作服务在应对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强烈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芦山地震、鲁甸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过程中得到了快速发展,灾害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初具规模,灾害社会工作实践不断探索,社会工作在满足受灾群众需求、创新灾区社会管理、加强灾区社会建设、促进灾区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得到了初步显现。

《民政部关于加快推进灾害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民发〔2013〕214号)对灾害社会工作服务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对灾害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服务机制等作了明确界定。结合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灾害社会工作实际开展情况,社区社会工作者开展的灾害社会工作服务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灾后心理社会援助服务

帮助受灾群众舒缓悲伤、化解焦虑、稳定情绪,修复灾害创伤,重建社会关系,恢复发展生计,提升自助自救与互帮互助能力。

2.灾区儿童抗逆成长关爱服务

帮助受灾儿童青少年排除恐惧心理,消除灾害阴影,恢复正常学习生活,促进儿童权益保护与身心健康成长。

3.灾区老年群体社会照顾服务

帮助受灾老年人重建社会照顾体系,建构物质保障与服务保障、精神慰藉与生活照料相结合的老年人服务机制。

4.因灾致残人群社区康复服务

帮助因灾致残人群建构社区康复体系,重构社会支持网络,推动实现生理康复、心理康复、职业康复与社会康复。

5.临时安置点和新建社区服务

推动建立临时安置点和新建社区服务组织网络,引导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有序开展服务,促进受灾群众适应临时安置点和新建社区生活,参与受灾地区社区规划与社会重建,推动健全社区服务机制、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完善社区服务功能。近年来一些灾害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基于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指导和带领农民开展灾后重建,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6.协助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服务

以城乡社区、学校等为单位,开展灾害模拟体验与救灾演练,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云南技能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