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88147524
15887873230

焊接环境保护及焊接安全操作规程

[日期:2022-01-07]   来源:云南技能考试网  作者:云南技能考试网   阅读:764次

焊接环境保护及焊接安全操作规程


一、环境保护


自然界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人从环境中摄取空气、水和食物。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的日新月异,城市化、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PM2.5、沙尘暴、雾霾、温室效应、水污染、荒漠化等代表环境恶化的名词正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眼前,也彰显了我们的环境亟待得到保护。

环境与人的关系极为密切,环境状态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条件和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目前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课题,世界各国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出台了不同的措施,如采取节能减排、进行垃圾分类、"光盘"行动、推广绿色建筑等。环境保护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联动——政府完善法律、制定政策,社会开发、应用环保新技术、新产品,个人提高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


小贴士∶ PM2.5 与世界环境日


PM2.5 是指大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 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是导致雾霾天气的重要因素。2012年2月,我国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

1972 年,联合国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113 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讨论了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将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二、焊接环境


焊接环境问题是伴随着焊接技术的发展而提出和逐渐被重视的。20 世纪 7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对焊接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工作。美国1950年即开始制定了焊接环境卫生方面的国家标准。近年来,很多发达国家十分重视焊接环境卫生方面的问题,已制定了水平较高、要求严格的法规和标准。我国也制定了《焊接安全与卫生》《车间空气中电焊烟尘卫生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等国家标准。

1.环境因素

焊接作业时,产生的影响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物理有害因素,另一类是化学有害因素。它们在焊接条件下,长期作用于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在焊接环境中可能存在的物理有害因素有明弧焊时的弧光辐射、高频电磁波、热辐射、噪声和射线等,可能存在的化学有害因素有焊接烟尘和有害气体等。常见焊接、切割方法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见表 2-7-3




2. 焊接环境分类

根据焊接作业时发生触电和电气火灾爆炸事故可能性的大小,将工作环境场所进行分类。

1)按触电危险性分类

电焊需要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中进行。按触电的危险性,考虑到工作环境的潮湿、粉尘、腐蚀性气体或蒸汽、高温等条件的不同,触电危险性环境分为三类

1)普通环境。其触电危险性较小,应符合以下条件

干燥,即相对湿度不超过 75%

)无导电粉尘。

有木材、沥青或瓷砖非导电性材料铺设地面。

金属占有系数(即金属物品所占面积与建筑物面积之比)小于20%。 

2)危险环境。凡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均属危险环境。

潮湿,即相对湿度超过 75%

有导电粉尘。

有泥、砖、湿木板、钢筋混凝土、金属等材料或其他导电材料的地面。

金属占有系数大于 20%

炎热、高温,平均温度经常超过 30℃

人体能同时接触接地导体和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

3)特别危险环境。凡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均属特别危险环境。

作业场所特别潮湿,相对湿度接近 100%

作业场所有腐蚀性气体、蒸汽、煤气或游离物存在。    (2)按发生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可能性和后果分类

根据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即危险程度,在电力装置设计规范中将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划分为三类八级。

1)第一类是气体或蒸汽爆炸性混合物场所,共分为三级。 

① Q—1 级场所,在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

②Q—2 级场所,在正常情况下不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仅在不正常情况下才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

③ Q—3 级场所,在不正常情况下整个空间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可能性较小,爆炸后果较轻的场所。

2)第二类是粉尘或纤维爆炸性混合物场所,共分为两级。

①G—1 级场所,在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如镁粉、铝粉、煤粉等与空气的混合物)的场所。

②G—2 级场所,在正常情况下不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仅在不正常情况下才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

3)第三类是火灾危险场所,共分为三级。

①H—1级场所,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使用、加工、储存或转运闪点高于场所环境温度的可燃物体,而它们的数量与配置能引起火灾危险的场所。

②H—2级场所,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悬浮状、堆积可燃粉尘或可燃纤维,它们虽然不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但在数量与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场所。

③H—3 级场所,有固体可燃物质,在数量与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场所。

3. 焊接环境保护

ISO14000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TC207制定的环境管理标准,旨在规范企业和社会团体等所有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行为,支持全球的环境保护工作。通过企业的"自我决策、自我控制、自我管理"方式,把环境管理融于企业全面管理之中。

焊工职业病的发生与焊接烟尘和气体的浓度、性质及其污染程度、焊工接触有害污染的机会和持续时间、焊工个体体质与个人防护状况、焊工所处生产环境的优劣以及各种有害因素的相互作用等因素有关。焊工职业病包括焊工尘肺、锰中毒、氟中毒、金属烟热及电光性眼炎等。焊工只有在作业环境很差或缺乏劳动保护情况下长期作业,才有可能引起职业病,因此加强焊接环境保护极为重要。

焊接环境保护需对焊接烟尘、气体、金属蒸气和弧光等各种危害焊工的因素和不同的焊接环境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焊工的身体健康,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三、焊接的三大危险


触电、火灾和爆炸是焊接作业中容易发生的三大危险,这与焊接作业的特殊性有密切关系。

1.触电

焊接作业所使用的焊机空载电压和焊接电流远远超过人体的安全电压和安全电流,易导电的焊接作业现场环境(如潮湿、金属容器等),漏电的焊接设备、工器具,炎热的作业环境和违规操作等,都会使焊工发生触电事故的概率大增。

焊接发生直接电击事故的原因一是更换焊条、电极或者在焊接操作中,手或身体某部位接触到电焊条、焊钳或焊枪的带电部分,而脚或身体其他部位对地和金属结构之间无绝缘防护。在金属容器、管道、锅炉、船舱或金属结构上工作,或当身上大量出汗,或在阴雨天、潮湿地点焊接,或焊工未穿绝缘胶鞋的情况下,尤其容易发生这种触电事故。二是在接线、调节焊接电流和移动焊接设备时,手或身体某部位碰触到接线柱、极板等带电体而触电。三是在登高焊接作业时,触及低压线路或靠近高压网路引起的触电事故。

焊工发生间接电击事故的原因∶ 一是电焊设备的机壳漏电,人体碰触机壳而触电。机壳漏电的原因有线圈潮湿,绝缘损坏;焊机长期超负荷运行或短路时间过长,致使绝缘能力降低、烧损而漏电;焊机遭受振动、碰击,使绝缘损坏;工作现场混乱,掉进金属物品造成短路。二是由于电焊设备或线路发生故障而引起的事故。如焊机火线与零线接错,使机壳带电,人体碰触机壳而触电。三是电焊操作过程中,人体触及绝缘破损的电缆、破裂的胶木闸盒等。四是由于利用厂房的金属结构、管道、轨道、天车吊钩或其他金属物件搭接作为焊接回路而发生的触电事故。

针对触电的防范措施主要有∶ 在金属容器内及其他金属结构或在潮湿的环境中焊接,要加强个人防护,设置监护人员;操作中严禁随意接触导电体,尤其是身体出汗、衣服潮湿时更要注意;在工作前养成安全检查的良好习惯,检查接地、接零装置、绝缘防护是否安全可靠;在进行改变焊机接头、改接二次回路线、搬动焊机、更换熔丝、检修焊机等工作时,应事先切断电源,再进行工作。


小贴士∶ 焊工触电安全事故——夜间焊接焊工触电身亡


2010年7月2日,某公司副经理王某与党支部书记刘某带领5名工人来到某计量站进行焊割作业。气焊工吴某先把新管线盲板割掉,接着把原注水管线的立管割断,原管线的积水外流,坑内积水 2 m 多深。因作业场所潮湿,操作中有5名工人都有过触电的感觉,电焊工赵某在焊接过程中手套和鞋被弄湿,21点40分左右焊接完毕,电焊工赵某摘掉手套,拿着焊钳站起来,由于天黑不慎将焊条触到喉部下方,触电倒地,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 违章指挥,盲目抢进度;发现有触电现象不采取措施,违章作业;施工现场无有效照明,大量积水未排除,盲目蛮干。

2.火灾

焊接过程中发生火灾的原因有很多方面,焊接或切割时产生的飞溅、弧焊电源电线的老化和破损、电焊机接地线的乱接乱搭、易燃易爆物品容器未清洗置换施焊等都极易引发火灾。

针对火灾的防范措施主要有焊接作业时,场所附近10m以内不得放置易燃易爆物品,高空施焊时应先清除下方的易燃易爆物品;电焊机软线应尽量避免在地下拖拉;发现软线绝缘层破损或者老化,应及时包扎或更换等。


小贴士上海"11·15"特大火灾事故


2010年11月15日下午2时15分,上海市静安区正在进行外墙装修的一栋28层教师公寓的脚手架起火,导致整栋楼都被大火包围,最终导致 58人遇难,70余人受伤,如图2-7-1所示。


image.png


事故原因∶ 大火是由无证电焊工违章操作引起的。施工作业现场管理混乱,违规使用大量尼龙网、聚氨酯泡沫等易燃材料,工作场所未达到焊割作业的要求。

3.爆炸

气焊、气割作业使用乙炔、丙烷等可燃气体为热源,这些可燃气体与氧气混合而成的混合气体爆炸极限区间大;同时,焊工常常需要对盛装过易燃易爆物质的容器、管道等进行焊割作业,如果焊割作业中未掌握焊割技巧、容器清理不彻底极易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针对爆炸的防范措施主要有;按规范搬运、使用气瓶,熟练掌握气焊、气割操作技能和处置作业过程中的回火、回烧等问题;焊割作业前需对盛装过易燃易爆物质的容器、管道等进行彻底清洗,并按照焊割动火要求做好场地准备、动火申请、作业及焊后清理等工作。


小贴士∶ 汽油桶焊补爆炸事故


某厂汽车队一个有裂缝的空汽油桶需焊补,焊工班提出未采取措施直接焊补有危险,但汽车队认为这个空桶是干的、无危险。结果在未采取任何安全措施的情况下,甚至连加油口盖子也没打开,就进行焊补。现场的情况是一位焊工蹲在地上进行气焊,另一位焊工用手扶着汽油桶。刚开始焊接时汽油桶就爆炸,两端封头飞出,桶体被炸成一块铁板,正在操作的气焊工当场被炸死。

事故原因∶焊工作业前未对空桶进行彻底清洗。汽油的爆炸极限为1.4%~7.6%,爆炸下限非常低。尽管空桶是干的,但只要油桶内壁残油遇热挥发很轻易达到或超过爆炸下限,遇焊接火焰或电弧就会发生爆炸,加上能打开的孔洞盖子没有打开,导致爆炸时威力大增,造成了人员伤亡。


四、焊接安全操作规程


焊接作业属特种工种,需经特种作业考核站培训、考核合格,取得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焊接作业学徒需在有资质人员监护下进行作业。焊接作业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作业中严格遵守"十不准焊接"并有权及责任拒绝违章作业。

1)未取得焊接特殊工种操作证不得独立作业。

2)在要害部位和易燃、易爆场所焊接时未经批准不准焊接。 

3)未确认焊接场所周围情况不准焊接。

4)用可燃材料做保温隔层的部位未得到有效清理不准焊接。 

5)装过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的容器未进行有效清理不准焊接。

6)不了解被焊物品内部情况不准焊接。

)密闭或有压力的容器或管道不准焊接。

8)焊接场所有易燃、易爆物品不准焊接。 

9)附近有与明火作业相抵触的作业时不准焊接。 

10)禁火区内未办理动火审批手续的不准焊接。

2)作业前,作业人员应穿戴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检查所使用的设备、工具安全状况,确认无误后方可操作。

3)作业前要确认周围环境,清除周围易燃、易爆物品且注意作业环境。

4)气瓶要使用防倾倒装置或钢瓶架妥善放置,不得横卧在地面。

5)非固定动火点动火必须申请动火许可。

6)在高处动火要防止火星飞溅落下造成火灾、爆炸事故。(7)作业完毕后必须检查,避免引燃等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8)在焊接盛装过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之前,容器必须经过彻底清洗或置换。焊接时,容器的所有进出口和通气口必须打开,否则严禁焊接。

9)不得在下雨天露天或潮湿地带进行电焊作业,以免发生触电事故。为防止在焊接作业时发生安全事故,焊工应遵守焊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不同的焊接方法有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如《焊条电弧焊安全操作规程》《埋弧焊安全操作规程》《CO, 气体保护焊安全操作规程》等。


小贴士CO2 气体保护焊安全操作规程》


1.作业前,二氧化碳气体应预热 15 min。开气时,操作人员必须站在瓶嘴的侧面。2.作业前,应检查并确认焊丝的进给机构、电线的连接部分、二氧化碳气体的供应系统及冷却水循环系统合乎要求,焊枪冷却水系统不得漏水。

3.二氧化碳气体瓶宜放在阴凉处,其最高温度不得超过30℃,并应放置牢靠,不得靠近热源。

4.二氧化碳气体预热器端的电压,不得大于 36 V,作业后应切断电源。

5.焊接操作及配合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并必须采取防止触电、高空坠落、瓦斯中毒和火灾等事故的安全措施。

6.现场使用的电焊机,应设有防雨、防潮、防晒的机棚,并应装设相应的消防器材。7.高空焊接或切割时,必须系好安全带,焊接周围和下方应采取防火措施,并应有专人监护。

8.当需施焊受压容器、密封容器、油桶、管道、沾有可燃气体和溶液的工件时,应先消除容器及管道内压力,消除可燃气体和溶液,然后冲洗有毒、有害、易燃物质;对存有残余油脂的容器,应先用蒸汽、碱水冲洗,并打开盖口,确认容器清洗干净后,再灌满清水方可进行焊接。在容器内焊接应采取防止触电、中毒和窒息的措施。焊、割密封容器应留出气孔,必要时在进、出气口处装设通风设备;容器内照明电压不得超过12 V,焊工与焊件间应绝缘;容器处应设专人监护。严禁在已喷涂过油漆和塑料

的容器内焊接。

9.对承压状态的压力容器及管道、带电设备、承载结构的受力部位和装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严禁进行焊接和切割。

10.焊接铜、铝、锌、锡等有色金属时,应通风良好,焊接人员应戴防毒面罩、呼吸滤清器或采取其他防毒措施。

11.当消除焊缝焊渣时,应戴防护眼镜,头部应避开敲击焊渣飞溅方向。

12.雨天不得在露天电焊。在潮湿地带作业时,操作人员应站在铺有绝缘物品的地方,并应穿绝缘鞋。




云南技能考试